11月25日,湖南教育報刊集團第二黨支部黨員和在崗職工17人,赴韶山開展以“追溯偉人歷史,弘揚良好家風,爭做合格黨員”為主題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活動。
在韶山,同志們冒著小雨,首先來到毛澤東銅像廣場。作為人民群眾表達對毛主席敬仰和追思的主要場所,這里有著莊嚴、肅穆的紀念氛圍,廣場周圍青松翠竹掩映,群山拱護,高10.1米的主席銅像體態(tài)穩(wěn)健,雙手握書卷,微露笑容,神采奕奕。同志們瞻仰著偉岸的主席銅像,感受其豪邁的氣魄,集體向銅像行三鞠躬禮并獻上花籃,以表達敬仰之情。走進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一件件文物記載著主席的生平歷史,展示著他的清廉儉樸、坦蕩胸懷,濃縮著主席傳奇的風雨人生。在展廳,大家滿懷深情地瞻仰著,無不為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的豐功偉績而震撼,無不為他們立志革命、勇于奮斗,對祖國人民鞠躬盡瘁、舍身忘我的精神而折服。
接著,大家來到毛氏宗祠、毛澤東故居和滴水洞,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認真參觀了偉人曾經(jīng)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隨后,第二黨支部還組織全體黨員,召開了以“學毛主席家風、做合格黨員”為主題的座談會。
《湖南教育》編輯部主任江新軍表示,毛澤東為新中國的誕生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了許多精神財富,其中,“吃苦、求知、進步、向上”,就是毛澤東教育后代的最基本準則。能吃苦,是毛澤東的家規(guī);求知、進步、向上,是毛澤東的家訓;向實踐學習,是毛澤東的眼光??傊?,毛澤東的家風,是教育家人謙虛謹慎、嚴于律己、勇于奉獻、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的良好作風,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為民眾所稱道的平民作風。實踐證明,只有能吃苦并不斷求知、進步、向上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支部書記申建春說,學毛主席家風,就是要學習他的辦事公平、公道和正義。
劉良初同志認為,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劉秋泉同志則表示,學習偉人家風,首先要明白家是什么,根是什么。
其他黨員同志圍繞毛氏家族的家規(guī)家訓以及毛主席的良好家風,結合做合格黨員的要求,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通過此次活動,黨員同志對毛澤東主席艱辛而偉大的一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當年革命先烈懷著對共產主義美好理想信念的追求,拋頭顱、灑熱血,克服重重困難,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換來今天之幸福生活倍感珍惜。同時也開闊了視野,提升了境界,增強了作為黨員的榮譽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加堅定了為黨的事業(yè)和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大家一致表示,毛澤東為《湖南教育》兩次題寫刊名,作為一名編輯記者,要特別愛學習、特別重實干、特別講團結、特別能戰(zhàn)斗,為把《湖南教育》辦成切入教育改革最前沿陣地、最核心領域的刊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座談會上,支部書記申建春還組織全體黨員認真學習了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申建春說,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攻堅克難,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基礎和動力源泉。全體黨員首先要原原本本學習,掌握精髓要義;其次要樹立“四個意識”,增強黨性修養(yǎng);第三要注重學以致用,著力解決問題。牢牢抓住用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這個關鍵。
江新軍主任就如何學習貫徹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做了傳達。省十一次黨代會從定位、戰(zhàn)略、抓手等方面明確了未來五年我省經(jīng)濟社會改革發(fā)展的大計,每一個黨員要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經(jīng)濟建設主戰(zhàn)場、改革開放主戰(zhàn)場、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主戰(zhàn)場,為實施創(chuàng)新引領、開放崛起戰(zhàn)略,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建功立業(yè),特別是在服務全省大局上見成效,在提升辦刊育人水平和質量上見成效,切實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育好人。
(文/劉茜 圖/余欣澤)